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

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
摘要 生活是最好的教学资源,也是最好的教学情境。生活化构建促使学生将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,从而建立起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应用触角,学生在真实的应用场景中感受到数学的作用,意识到数学在解决问题和决策中的重要性,为将来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。基于此,本文以西南大版教材课程内容为例,探究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,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。
作者 陆丹
出版日期 2024年9月
/ 1

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

摘要:生活是最好的教学资源,也是最好的教学情境。生活化构建促使学生将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,从而建立起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应用触角,学生在真实的应用场景中感受到数学的作用,意识到数学在解决问题和决策中的重要性,为将来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。基于此,本文以西南大版教材课程内容为例,探究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,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。

关键词:小学数学;生活化;西南大版教材

前言:小学数学教学中,生活化构建是指将数学知识和技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,将数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,可以提高学习的实践性,学生通过与真实情境的联系,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,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而实质。

一、教学策略

(一)情境化教学策略

西南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在教学中注重情境化教学策略的应用,既增加了学习趣味性,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。教材中经常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来引导学生理解数学问题,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,就以图书馆、操场、学校等不同场所的比较为基础,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长度单位,进而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;在教学中,教材还会引导学生关注一些实践问题,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数学知识,例如,在学习容积单位时,不仅引导学生在学校的桶、盆等场所发现容积单元,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饮料瓶、饭盒等容器形状的不同,从而发现容积问题中的规律;在教学中,教材还会结合实际问题设计练习,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,例如,在学习分数的计算时,教材中设置了一些实际问题,如“若某商店以八五折的优惠价格售出了商品,那么顾客需要支付的实际价格是多少?”等问题,让学生在实际中学以致用[1]。

(二)游戏化教学策略

在西南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,也有一些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设计,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性。教材中通过设计数学竞赛游戏,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数学比赛,例如速算比赛、计算题PK等,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和应对压力的能力,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;教材中还设计了一些数学卡片游戏,让学生通过卡片上的数字、运算符号等进行数学运算和比较,例如,在学习数与代数的关系时,可以设计数学卡片游戏,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和运算符号来进行数学运算,增强学生对数学关系的理解和抽象思维能力;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,教材中常常设计数学拼图游戏,例如,在学习几何形状时,教材会提供一些几何图形的碎片,学生需要将这些碎片拼凑成一个完整的图形,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。

(三)探究式教学策略

探究式教学需要贯穿始终,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是引入一些启发性问题,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尝试解决,并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规律,例如,当引入图形的面积时,可以让学生结合身边的图形物品,运用自己的思考方式,解决一些有关面积的问题;探究式教学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,学生将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与他人分享,一起探究问题,发现题目的解决方法和规律,例如,在教导学生计算小数时,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的本质,然后通过展示和分享,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;在探究式教学中,学生通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实际问题,自主发现并归纳总结数学规律,例如,在学习时间单位时,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时间的变化规律,并自主提出计算时间的方法和推导出涉及时间的数学表达式[2];探究式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数学规律,还要让学生用实际问题进行实践操作,检验自己提出的结论是否正确,例如,在学习重量单位时,可以组织学生使用天平等测量工具,让学生自己测量并计算出不同物品的重量。

二、教学案例

一年级《10 的加减法》是西南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节课程,通过这节课让学生初步认识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。以西南大版教材一年级《10的加减法》课程内容为例子,融入生活场景开展教学活动,使学生学得有趣,学得轻松,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习疑难[3]。

1、课前猜想:在课前,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:如果把一个数和 10 相加/减,结果会是什么?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并给出答案,交流自己的猜想,这种课前猜想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进入主题,激发学生的兴趣,也可以引发学生在课堂中的探究思路。

2、观察图形: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图形,比如10只小狗,让学生观察图形,然后引导他们通过数学计算的方式,确定图形中的数量。例如,如果说有10只小狗,现在有两只小狗跑到了别的地方,那还剩下几只小狗?通过这种图形化的举例,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概念。

3、游戏练习:通过一些小游戏,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计算方法。例如,可以设计一个叫“堆积木”的游戏,让学生用积木来模拟数字加减计算,通过操纵积木,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计算的本质。

4、总结归纳:在课堂最后,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过程,总结归纳加减法的相关知识、公式和规律,帮助学生将前面学习的知识进行整合和提炼,加深印象,以便更好地应用到日常生活和数学问题的解决中。

结语:

综上所述,生活化构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,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,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,通过将数学与生活相融合,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,使数学成为学生实际应用的工具和思维方式。

参考文献:

[1]岳芮竹.“西南大版”小学数学教材插图的教学策略研究[D].西南大学, 2020.

[2]郭佳,毕力格图. “西南大版”小学数学教科书中估测内容的分析[J].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(教育科学版), 2019, 32 (06): 89-93.

[3]刘广祥.西南大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实践探索[J].教师,2016,(16):50.